【本站訊】春風浩蕩中,2023年全國兩會大幕開啟。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和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分別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煙臺大學干部師生紛紛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和手機等途徑,認真收聽收看兩會相關報道,熱切關注會議盛況。大家對過去一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奮,對國家未來發展充滿期待,并結合自身的工作和學習暢談感想體會。
教務處處長李慶忠表示,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我國發展取得來之極為不易的新成就,讓人備受鼓舞、倍感振奮。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進高等教育創新。作為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管理者與服務者,我們將深入學習政府工作報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搶抓機遇,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緊抓專業、課程、教材、教師等基本要素,完善“五育并舉”育人體系,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而不懈奮斗。
“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社科處處長李國棟說,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打造高質量教師隊伍、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是落實這一根本任務的關鍵所在。我將認真學習貫徹兩會精神,銳意進取,埋頭苦干,為推進高等教育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山東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獲得者、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畢春加教授表示,懷著飽滿的熱情,聆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后,心潮澎湃,對我國教育和科技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要切實肩負起新時代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掌握豐富知識、養成良好品行。作為高校科技工作者,我們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選取有重要意義且具有挑戰性的課題,持之以恒地努力,做出更多原創性成果,為實現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責任重大。”山東省教學名師、法學院黃偉明教授表示,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以新姿態、新成效助力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思想引領,讓青年學生在學思踐悟中成長成才,同時不斷創新育人形式、激發就業創業活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引導青年大學生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實現青春夢想。
山東省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師孫銀霞表示,新征程,新起點,新遠航,作為青年教師,將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兩會精神,講好一流課程,育好一流人才。未來我將繼續傳承和發揚“堅忍不拔、埋頭苦干,辛勤耕耘、無私奉獻,關愛學生、甘為人梯”的煙大孺子牛精神,堅定信心,為建設中國高質量教育體系持續努力,為培養新時代全面發展的青年人才持續奮斗。
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煙臺大學“數字反哺”智慧助老主題志愿服務項目負責人、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2019級本科生郭嘉程說,兩會將更多目光瞄準了我們青年一代,希望我們可以在科技創新、文化傳承、社會服務等領域發揮更強大的生力軍作用。我將繼續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參加更多志愿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項目團隊隊長、經濟管理學院2019級本科生高帥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頗有感觸。他說,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我更關注兩會中關于科技創新和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相關話題。參與科創競賽的經歷讓我看到了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和青年參與科創的熱情,因此我更希望能夠繼續升學深造,真正把自己的學習研究方向與國家重大戰略發展需求結合起來,為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青年力量。
來稿時間:3月5日 審核:亓健生 責任編輯:孫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