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3月29日上午,煙臺大學舉辦《習近平走進百姓家》研討座談會。煙臺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李少娜,煙臺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孫祥斌出席并講話,煙臺大學巾幗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成員、巾幗典型、基層婦女干部代表等參加。


孫祥斌對煙臺市婦聯一直以來對學校婦女工作的重視與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習近平走進百姓家》深刻展現了大國與小家、領袖與百姓的血肉聯系以及廣大群眾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真誠擁護、對習近平總書記的真摯愛戴,要充分認識學好用好《習近平走進百姓家》的重要意義,要把學好用好《習近平走進百姓家》作為強化婦女思想政治引領、深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推動婦女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生動載體,常態化開展婦女群眾的關愛幫扶、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崗位建功選樹、巾幗志愿服務、巾幗宣講等工作,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開展校地項目合作和人才招引、聯誼工作,推動高校資源與社會資源的雙向流動,引導廣大婦女和家庭把學習成果切實轉化為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精氣神,為高水平大學建設和煙臺市高質量發展貢獻巾幗力量。

座談會上,李少娜向“煙臺大學巾幗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授旗,并結合婦女工作,與大家交流學習體會、分享閱讀感悟。她指出,《習近平走進百姓家》是一本飽含真情、溫暖的書,是一本充滿奮進激情的書,是一本彰顯思想偉力的書,是一本展示語言文字之美的書,深刻展現了大國領袖的愛民之情、赤子之心,處處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引領廣大婦女和家庭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具有重要意義。

李少娜表示,要充分認識學好用好《習近平走進百姓家》的重要意義,把學好用好《習近平走進百姓家》作為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舉措,作為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生動教材,充分發揮巾幗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作用,率先“講起來”,推動《習近平走進百姓家》進思政課堂,培養吸引更多校內外優秀典型進校園宣講,持續豐富“百人千講進萬家”宣講品牌;扎實“走起來”,既要走出教室、走到學生身邊,又要走出校園,走進機關、企事業單位和農村、社區,問需求、聽民意、辦實事,在走“家”入戶的過程中發現典型、征集問題,找準高校工作和婦女工作的結合點、創新點;積極“干起來”,挖掘和發揮高校人才、智力、科研等多方面優勢,組建思想理論宣講、創業就業指導、家庭家教家風、科技法律服務等各個領域專家隊伍,為婦女兒童提供更加多樣、更加權威、更加精準的服務,真正讓學習成果落地見效,凝聚千萬家庭跟黨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煙臺大學巾幗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成員、巾幗典型、基層婦女干部代表先后交流發言。

煙臺大學“三八紅旗手”、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張勁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黃河足跡”,分享了煙臺大學水生態環境修復團隊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科研經歷,表達了“努力成為黃河大合唱里最幸福的音符”的堅定信心。
“我講的課是思想道德與法治以及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走進百姓家》就是很好的教學素材,可以更加生動地為學生講述習近平總書記和我們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教育和引導青年學生不斷堅定深刻認識和理解‘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定一心一意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和決心。”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王魯娟表示,要用學生熟悉的“中國話”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讓深奧的理論更“接地氣”,提高思政課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總書記推開一扇扇百姓家門,無數風雨兼程,多少噓寒問暖,見證了新時代一個個普通家庭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貧困鄉村到富美鄉村,無數個鄉村的滄桑巨變和老鄉們的幸福生活,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懷囑托的最好回應,更生動刻畫出‘人民領袖愛人民,人民領袖人民愛’的感人場景,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校婦委會委員、法學院副教授崔雪麗表示,要進一步深刻研讀《習近平走進百姓家》,深刻領會總書記的為民情懷,帶著情懷走到群眾身邊,普及法律知識、開展法律服務,為維護好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貢獻更多巾幗力量。
研討座談會現場氣氛熱烈,大家暢談讀書感受,分享學習體會,紛紛表示倍感鼓舞和振奮,將以此次座談會為契機,學好用好《習近平走進百姓家》,發揮好高校教師、社科工作者的作用,深學篤行、求實進取,在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上續寫新榮光。
來稿時間:3月31日 審核:何世新 責任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