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6月21日下午,煙臺大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在育秀大樓316會議室進行2023年第七次集體學習,圍繞“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開展主題教育第四次專題研討。黨委書記張殿臣主持,學校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基層黨委、黨總支書記參加學習。
與會人員通過視頻形式集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于秀國帶領大家集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浦江經驗”相關內容。黨委常委、副校長郝曙光、馮素玲,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于秀國,研究生處處長姜付義,圍繞主題進行交流發言。郝曙光以《以有組織科研助推學校高質量發展 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煙大科技創新新篇章》為題,圍繞高校科技創新工作在服務國家和區域戰略需求中的重要作用,從加快科研組織模式改革、加強高水平科研平臺建設、組建跨學科跨專業科研團隊、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注重青年博士教師的培育和引導等方面,與大家交流了加強有組織科研的思考和舉措。馮素玲以《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高等教育的煙大力量》為題,從堅持目標導向、人才培養要與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相適應,堅持面向未來、不斷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堅持系統觀念、構建人才培養的良好生態三個方面,圍繞以高質量高等教育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結合學校實際交流了學習體會。于秀國以《堅持中國特色,答好核心課題,引領支撐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為題,從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必須堅持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全部工作始終、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必須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四方面,談了認識和體會。姜付義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助力高水平大學建設》為題,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握研究生教育方向,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動研究生教育發展,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夯實研究生教育基礎,推進全鏈條質量體系建設、保障研究生教育質量四個方面,就如何促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交流了工作思路。
張殿臣結合專題學習內容和學校實際強調三點,一是深刻領會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重要意義和科學內涵。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全校上下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全體黨員、領導干部要通過參加專題讀書班、二級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黨支部三會一課、講授專題黨課、自學等方式進行全面系統的理論學習,不斷提升理論水平。各基層黨委、黨總支要通過教職工理論學習、主題班會、團日活動、青年骨干培訓等方式,教育引導廣大師生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解,進一步堅定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二是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論述一以貫之。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技術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更為迫切。我校作為山東省“雙高”建設高校,要心懷“國之大者”,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高等教育的使命任務,切實增強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要深刻領悟“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理解把握“第二個結合”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為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新貢獻。三是持續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推進,有了高質量的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才能走得更穩,道路更寬廣。全校上下要深入準確把握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意義,緊緊抓住山東省深入實施科教改革攻堅行動的發展機遇,系統搭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人才引育等領域協同聯動、整體推進的體制機制,持續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做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突出學科統領地位,堅持學科建設優先發展,構建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重點突出、梯次分明的“雁陣式”學科專業發展體系;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深化人才管理評價和人才引育綜合改革,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真正把人才集聚到學校高質量發展事業中來;深化校地融合發展,主動對接國家、省市重大戰略需求,堅持立足煙臺、服務山東、面向全國,不斷強化校城融合、產教融合、科教融合辦學特色;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形成“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堅持深化改革,加強教育評價改革,激發辦學活力,提高辦學效率。

來稿時間:6月22日 審核:于秀國 責任編輯:陳靜